我國鋼鐵產量連續17年位于世界前列,已經邁入世界鋼鐵大國行列,但在快速發展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問題,導致近兩年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降,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急劇下滑。
來自鋼鐵協會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同比2011年,鋼鐵協會會員企業鋼材銷售結算價格每噸下降了1026元人,在價格下降、產能過剩、原料價格上漲的多重壓力擠壓下,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之前未有過的困難。
在此背景下,擁有'工業糧食'之稱的鋼鐵行業如何擺脫自己的困境,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行業變革之路,在'2014年(第三屆)高強度鋼筋及鋼結構用鋼推廣應用研討會'上,有專家指出,國務院頒發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有關'發展綠色建材,推廣鋼結構建筑體系'已經得到全社會共識。因此,隨著未來我國鋼結構建筑比例的上升,用鋼量需求將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對鋼企來說,這會是一個具有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大力推廣綠色建筑 鋼企迎來變革拐點
2014年6月份以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在各地得到落實,廈門、海南等地先后推出返還契稅、返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策響應綠色建筑發展號召,各地都陸續出臺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和相應的實施標準',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大規模應用的藍圖初步顯露。
記者從國內鋼結構上市企業、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在今年7月初,由河南杭蕭承建的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整體搬遷改造工程順利開始吊裝,該工程用鋼量為12000余噸,這僅僅是杭蕭鋼構重多項目中的一個。以杭蕭鋼構為代表的鋼結構企業的快速發展,這對我國始終陷在產能過剩泥潭中無法自拔的鋼鐵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轉型的良好契機。
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表示,鋼鐵企業與鋼結構企業從原料供應到技術創新,多層面'聯姻',不僅有利于鋼結構企業加大綠色鋼結構建筑的推廣,而且對鋼企脫離產能過剩困局、完成轉型升級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可謂是一種雙贏模式。
鋼結構建筑技術革新 產品需求倒逼鋼企洗牌
經過十余年在鋼結構住宅領域的辛勤耕耘,這次的'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具備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更大規模應用于商品房建設的可能性。
據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介紹,新的技術能進一步縮短鋼結構住宅的工期,降低成本,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能,節能環保的同時帶來更優的居住體驗。同時,該技術體系的廣泛應用,將催生對鋼材的巨大需求,將對緩解鋼結構產能過剩起到關鍵的'補位'作用。
以鋼鐵產業為例,鋼結構建筑的大規模應用,將為解決我國鋼產能過剩提供新的出路。一方面,可以降低鋼鐵企業的生產加工技術要求,提高鋼錠、鋼坯軋制成材率。同時,在鋼結構建筑普及過程中,減少了'螺紋鋼'這種在傳統混凝土建筑中是十分常見的鋼制品需求,這就倒逼鋼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業務轉型,甚至以鋼結構建筑企業的需求為參照,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
'我們對每一個細節,都有嚴格的工業化標準。'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表示:'這對鋼鐵生產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以傳統鋼企大量生產、并在混凝土建筑中廣為使用的'螺紋鋼'為例,技術上'螺紋鋼'已經不再符合鋼結構建筑的'用鋼'使用要求,加上近年來產能過剩,螺紋鋼的價格連年下跌:從2013年每噸3650元到2014年7月25日已經跌到每噸3070元,距離3000元的'心理底線'僅有70元的距離。
從技術需求到市場價格,傳統螺紋鋼正面臨市場逐步萎縮的風險。因此,傳統鋼企要想擺脫'困境',就需要做自我提升,生產符合鋼結構行業用鋼需求的'定制化'鋼材,這也是新興鋼結構建筑產業的快速發展,正在倒逼鋼企根據較新的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整體發展策略轉型的結果。
江蘇金永達工業有限公司:www.uusell.com